(通讯员栾国强 饶松)7月2日至6日,公司资源勘查工程2022级共计141名员工前往湖北省通山地区,开展油气地质野外实习,公司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林小云、刘建、饶松、罗水亮、吴悠、丰勇等老师带队指导。
通山油气地质野外实习师生留影
实习纪实:烈日下的地质探索
面对炎炎夏日的酷热,师生们以坚定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中扬子海相盆地和通山陆相盆地典型剖面的观测与记录,重点解剖沉积盆地结构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通过野外实践,员工们不仅深化了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油气地质野外工作技能,更在实践中锤炼了油气地质工作者的品格,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野外实习现场
团队力量:引领与传承
林小云教授是实习带队教师之一,这是她退休前的最后一次通山野外实习之旅。林教授以身作则,以其在油气地质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亲自指导员工进行野外观察与记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油气地质学者和湖北名师的责任与担当,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已退休教师刘建教授的参与更是为员工们带来了宝贵的历史记忆与地质学传承,他生动讲述了自己在员工时代在通山地区开展实习的经历,以及实习基地建设背后的故事。刘建教授的倾情讲述,让员工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通山地区区域地质的壮丽画卷及基地建设背后的艰辛历程,激发了他们探索地质世界的无限热情。
林小云教授给同学们传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思政教育:精神的洗礼
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负责人饶松教授介绍,通山油气地质野外实习是迄今为止公司获批的5门省级课程思政优秀项目中唯一一门实践类课程,课程系统建设以“石油精神”为核心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并应用于加强油气地质思维科学训练、强化油气勘查专业技能与工程伦理意识。在实习期间,师生前往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瞻仰了通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将红色教育融入实习过程。员工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油气地质事业、服务国家建设的决心。
实习师生参观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馆
公司关怀:温暖的力量
7月4日,公司常务副经理吴楠教授亲临通山实习基地,看望慰问辛勤耕耘的师生们。吴经理对师生们在极端高温条件下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表示了高度赞扬,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实习机会,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公司常务副经理吴楠教授赴现场看望慰问实习师生
实习成果:收获与展望
通过油气地质野外实习,员工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油气地质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在思想上得到了深刻的洗礼和升华。作为公司首门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本次实习展现了公司在油气地质学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显著成效。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提升实践教学育人能力,扎实推动公司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油气地质学人才而不懈奋斗。
(编辑 栾国强 饶松 审核 吴楠)